基地简介
据记载,唐代药学部占地三顷,设置药园,让药园生在其中学习中药的分类、栽培、采收、加工、贮存、禁忌等知识。学习成绩经考核合格者,准予毕业,升为药园师。从有关记载可以看出,药园师我国最早的中药学校。
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创办之始,在学校礼堂后面建了中草药物园,用于种植药用植物,供辨认生药之用。1938年日寇南犯,校园被占领,药物园一度成为一片荒芜。1949年新任校长罗元恺提出:“重建生物种植园”,重建的药物园,一直到1955年办学结束。
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成立,以菜农利用菜地种菜的形式种植中草药,建设了三元里药圃。
1976年,药学系筹备小组成立,提出校园绿化、美化、药化三结合,随即改造旧药圃(西药圃),由地栽药苗改为盆栽药苗上架摆放;建新药圃(东药圃)采用地栽方式。
1984年,中药鉴定、栽培教研室成立后,负责药圃管理工作。教研室调整后改由药用植物、栽培教研室负责管理药圃。后栽培教研室(即后来的园林绿化管理科)从中药系分出后,药圃独立建制,相当教研室建制,隶属中药系。
1986年,编写《广州中医学院药用植物名录》。
1987年,派员携带药苗参加美国加州大学植物园共建中药园圃,建成后,20多家国内外媒体作了报道,对传播中医药文化、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2003年,学校建设大学城校区。6月30日,成立大学城校区绿化、药化工作规划小组,任徐鸿华教授为组长,开始筹建大学城校区一、二号山体。此时药圃改由中药资源教研室管理。
2007年,制定《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管理规划》,管理对象为三元里校区药圃、大学城校区一、二号山体,规划中正式将一号山体改名为时珍山、二号山体改名为药王山。药用植物园分三期建设,第一期(2007-2010)迁移植物1000种,第二期(2011-2016)迁移植物1500种,第三期(2017-2024)迁移植物500种,迁移植物以岭南中草药为主(包括在岭南地区引种成功的药用植物)。
2008年,协助东莞市东城区第八小学建立“百草园”,促进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校园。
2010年,药王山初步建成。“广东中药种质资源圃”通过验收。
2010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王山中草药图谱》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2016年9月29日,制定药圃日常工作内容。
2017年10月,药圃、药王山、时珍山划由东莞数理工程研究院管理。
2018年5月18日,经校长办公会审议(2018年第8期,总第102期),同意由中药学院负责大学城校区药王山、时珍山山体建设的日常管理和规划建设等工作,要求尽快启动两个山体的升级改造工作。
2018年12月21日,校长办公会(2018年第19期,总第113期)同意了时珍山、药王山山体改建方案,计划将时珍山、药王山打造成为华南地区的中药种子资源库、科普基地和校园园林式景观。
2019年3月,《岭南中草药迁地保护植物图谱》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9年5月6日,通过公开招标,与天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大学城校区时珍山、药王山山体改建项目设计合同》。
2019年12月31日,通过公开招标,与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签订《大学城校区时珍山、药王山山体改建项目建设工程监理合同》。
2020年6月,通过公开招标,与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大学城校区时珍山、药王山山体改建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2020年8月16,经过前期勘探、调研,大学城校区时珍山、药王山山体改建工程正式开工。
2020年11月27日,中药学院发文《关于教学和科研机构设置调整的通知》(中药[2020]157号)设置“药用植物室外教学基地”,设主任一名,负责三元里药圃、大学城时珍山、药王山的日常管理工作。
2021年3月15日,学校校长办公会(2021年第3期,总第153期)同意药用植物室外教学基地二期提升计划方案,该方案为基地2021-2023年的建设规划。
2021年3月30日,中药学院发布《关于印发<药用植物室外教学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药[2021]52号),对基地进行科学、规范管理。
2021年4月7日,中药学院举行劳动思政课启动仪式,学校党委张建华书记出席为“党旗红·劳动美”劳动育人示范基地揭牌,并与师生进行交流互动,一起开展劳动。
自2021年5月起,面向学院低年级班级全覆盖开设《中药药用植物种植实践》课程,通过专业学习和劳动育人相结合,推进思政育人工作。
2021年5月18日,中药学院举行“你我同心、感恩母校、共建生态校园”为主题的“同心校友樱花林”种植活动。各界校友为基地捐赠达26万元捐款,共种植42棵樱花树。
2021年6月21日,与番禺区小谷围街道穗石村小学签订《穗石小学校外社会劳动实践基地协议书》,推广中医药文化。
2021年11月,时珍山、药王山山体改建工程完成并通过项目验收。
2021年3月-至今,山体改建工程完成后,继续开展药用植物室外教学基地二期提升计划,引种药用植物共计约1400多种,不断完善基地内设施、植物标识、网站建设等工作。
中药学院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