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简介

基地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用植物室外教学基地(时珍山、药王山)是我校开展教学、科研、科普、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华南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由时珍山(占地约51亩)、药王山(占地约30亩),以及三元里药圃(占地约3亩)组成,总面积约84亩。时珍山以药用植物科属划分区域,设有唇形科、马鞭草科、豆科等65个分区,药王山及三元里药圃以药用植物功效划分区域,设有清热药区、解表药区、理气药区等24个分区。基地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当前种植的药用植物达1400种以上。

基地承担了全校《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生药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任务。其次,基地中专门划分约1300平方米土地用于开展药用植物种植的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再者,基地还是我院的“劳动育人示范基地”,开设了《中药药用植物种植实践》劳动课课程、党支部劳动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等,充分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

基地内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一廊一桥,连结着师生校友们的情谊。樱花树、石椅、珍贵药用植物等源自各界校友和在校师生的捐赠,大大提升了基地的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规范基地管理,探索可持续建设模式,中药学院发布了《药用植物室外教学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期望与各位同仁一道,努力将药用植物室外教学基地打造成立体鲜活的“本草纲目”和中医药文化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