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直击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专栏 >> 前线直击 >> 正文

广中医人 | 温敏勇:经历“非典”,援疆再援鄂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4日 16:59 来源:媒体中心 撰稿人: 点击次数:
自1月24日除夕起,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12名医务人员逆向而行驰援湖北。他们中间,有的是60后、70后资深中医专家,有的是80后、90后中坚力量,有的是00后“大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广中医人。


温敏勇,中共党员,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委员。




经历“非典”、“援疆”,驰援武汉再出发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2020年1月24日(除夕)下午医院党委发出支援武汉号召,温敏勇同志毫不犹豫第一个响应报名,他说“我是重症医学专科医师,有援疆经验,有中医基础理论专业背景,有应急事件的处理经验。作为党员,我去一线义不容辞!”温敏勇同志一直从事呼吸专科及重症医学专科工作,根据温敏勇同志的一贯表现,经医院党委研究,任命他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湖北武汉医疗队队长,带领17名队员加入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奔赴武汉抗疫前线。



担当作为,坚持一线统筹协调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距离本次疫情发现地——华南海鲜市场1.8公里,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即确诊于此。温敏勇同志到达后,按照医疗队总体部署,他和队员们一起争分夺秒地做好优化就诊流程、病人分层管理、病区感控布局等安排,因地制宜落实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同时开展对全体医疗队员的穿脱防护衣培训,务求人人过关才可上岗,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统一观念落实到位,确保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安全。他一边第一时间根据感控要求着手隔离病房改造工作,一边高效制定工作机制,使医疗队在到达武汉第三天就正式进入战斗状态。

他一刻也不松懈,超负荷连轴转,无暇顾及三餐,睡眠严重不足。医疗方案制订、危急重症抢救、突发事件处理、后勤补给、关爱队员……高峰期时,由温敏勇主管的病区由一个病区扩大到两个病区,人手不足导致的工作的高负荷,有队员们的累倒了,温敏勇二话不说悄悄顶上。



为患者建立中医档案,

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到达武汉后,温敏勇每天进入病区查房,为病区每一位患者开具中药处方。同时指导诊疗方案,协调开展危重症远程中医会诊,前线后方集思广益,对症下药,病区中医药使用率达到100%,取得良好疗效。他在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病人实际情况辨证施治,实施一人一方个体化治疗。坚持在个体化治疗中不断总结规律,提高救治效率。



温敏勇同志结合当地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病特点和病区工作实际,依据中医诊疗“十问歌”的诊断要求,制作了统一的查房记录表,对基本资料、症状、舌脉象等一系列进行简化填写,同时使用手机对患者舌像进行采集、一一对应,资料汇总后建立了一套中医四诊资料库,使每个患者都有了自己的“专属中医档案”。医生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指导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症舌脉表现和证候分期进行辨证施治、遣方用药,如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针剂。通过上述综合方法,使医生对患者的辨证治疗更加精准,治疗效果参照对比更加客观,良好的效果受到患者的肯定和称赞。截至2月25日,他负责的病区累计收治103例,其中危重11例、重症85例,经治疗,92例症状改善,这包括了发热、咳嗽、气喘、乏力、纳差等改善和影像学改善,其中出院或达到出院标准的34例。



“我只是做了医生该做的事。”



2003年,“非典”肆虐,尚在读研究生的温敏勇同志在导师带领下,发挥专业所长,积极参与中医药防治“非典”工作;2012年,他又迎难而上克服家庭困难报名援疆,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当地百姓们亲切地称他“温太医”,被授予“2012年优秀共产党员”、“喀什地区省市第七批优秀援疆干部人才”荣誉称号。如今他又奋战在武汉一线,面对荣誉,遇到出镜,他总是谦虚礼让,他总是说:“我只是做了医生该做的事。”


地   址: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

大学城:020-39358233
三元里:020-3658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