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1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包括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共有5所高校上榜,其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1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为A、B两类。其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等36所高校入选A类建设高校。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等6所高校入选B类建设高校。
哪些高校入围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多?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北京大学以入围41个学科排名第一,清华大学入围34个居第二,有18个学科入围的浙江大学排名第三。其后的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有1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
A 解读:滚动淘汰,不搞终身制
和“211”“985”有何区别?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既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它是一个全新计划: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双一流”是如何产生的?
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的战略考虑,有关负责人指出,一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二是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建设;三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四是扶持特殊需求。有关负责人介绍,“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此外,记者了解到,“双一流”以学科为基础,一流大学拟建设高校从一流学科拟建设高校中遴选产生,主要根据客观数据和综合评价。
“一流大学”为何分两类?
据介绍,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遴选,既要体现冲击一流的水平,也要与我国国情国力相适应;既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也要与以往重点建设项目平稳衔接。考虑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整体建设任务更重,示范效应更加明显,更需要提升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将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这样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
在具体工作中,将做到三个同等,即同等重视、同等建设、同等评价。
记者注意到,新疆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三所高校并非985高校,此次跻身42所一流建设高校。
入选“双一流”意味着什么?
记者注意到,此次“双一流”的名单,“建设”两字不可或缺,即“双一流”是一个动态建设过程,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
“要说明的是,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有关负责人表示。
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特点。在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
下一步,“双一流”建设进入新阶段,重心将从遴选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转换到有效推进实施上来,建设高校将从凝练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化到全面落实上来。
B 广东高校如何建设“一流学科”?
华南理工大学
强化科研创新与转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既是对华工办学水平的肯定,更是对学校以更大的力度服务国家、地方发展提出的期许和要求。
围绕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华工打造了一支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由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创新团队组成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强化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着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国际化教育,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华工模式”。
王迎军认为,一流大学有一流大学的使命与担当。华工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更坚实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瞄准国际前沿,办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将进一步发挥自身强大的理工科优势,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学校依托雄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在致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引领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华南师范大学
确定26项重点任务
华师确定了26项重点建设与改革任务,同时在经费投入、招生指标、资源建设、条件保障等6个方面采取创新性举措,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保障。
将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实施导师制、小班教学,探索全面学分制改革;在人事制度方面,将引育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知名科学家和学科领军人才;构建有利于中青年拔尖人才成长发展的培育支持机制;进一步创新科研平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拓展科研国际交流合作。
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广中医成立推进一流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其他校级领导任副组长,加强顶层设计、协同推进。
同时强化建设责任机制与绩效评价机制,提升管理效能。包括实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库管理制度、落实重点建设项目责任制、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与绩效评价机制等。
围绕一流学科建设,以项目建设为牵引,合理统筹、科学配置、盘活全校相关资源,并积极进行校内外、行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各类相关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
广东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中大有11个学科入选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华工有4个学科入选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暨南大学
药学(自定)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链接网址:http://news.ycwb.com/2017-09/22/content_255232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