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针灸与脑科学研究创新论坛及《针灸影像学》新书首发仪式在广东迎宾馆举行。据悉,《针灸影像学》新书是国内首部开展针灸学与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交叉研究专著,影像学可在中风、三叉神经痛和消化系统疾病等针灸优势病种诊疗中进行应用。
5月26日上午,针灸与脑科学研究创新论坛及《针灸影像学》新书首发仪式在广东迎宾馆举行。《针灸影像学》新书是国内首部开展针灸学与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交叉研究专著,开创了一门传统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的新型交叉学科,被认为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及针灸与脑科学研究的示范性成果。
据介绍,影像在针灸优势病种诊疗中的应用很广泛,如中风、三叉神经痛、耳鸣耳聋、消化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等。如根据中风病CT影像所反映的病理改变,明确将中风病分为3期,即中风先兆期、中风急性期、中风康复期(包括中风恢复期和中风后遗症期)。根据病位深浅,病情轻重,临床上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不同类则采用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法;而针灸治疗中风中经络者疗效肯定。同时结合医学影像学优势,还可以指导头针的取穴,头针治疗脑卒中已经成为针灸的常规手段。
信息时报记者 孙小鹏 通讯员 肖建喜
链接:http://www.xxsb.com/findArticle/25972.html?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