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在我国发病率居首位,每年有超过250万新发病例,其中缺血性中风占56.6%—80%。在临床上,虽然针灸治疗中风有一定效果,但由于缺少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国际医学界一直秉持怀疑态度。广州中医药大学许能贵研究员领衔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古人得中风后,躺在床上不能随意运动,慢慢地肢体痿弱无力,这一类病证,中医上称之为“痿证”。针灸治疗中风,自古有之。在经络学说和中医神志学说的指导下,许能贵提出了“督脉为脑脉、主治脑腑疾病”的学术思想,创建了以“通督调神针刺法”为主体的缺血性中风偏瘫的分期治疗方案。
许能贵表示,在中风发病两周以内属于急性期,两周至6个月属恢复期,6个月以上属后遗症期。在不同的分期,针灸医生会提出不同的针刺方案。经国内外多中心、大样本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该方案可使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残障率下降至17.9%,远低于国际水平。
针灸治疗中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许能贵解释,一方面,神经元细胞高度依赖氧气,大脑一旦缺血,神经元细胞内钙浓度会异常性升高,很快就会坏死。另一方面,针刺可有效调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通过改善突触数密度、体密度和突触后致密物质,调节脑结构可塑性,促进缺血性中风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激活周围神经元的‘潜力’,强化健康神经元的功能”。
目前,这一套分期治疗方案在全国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和缩短住院天数。
1991年,攻读研究生时,许能贵就选择了缺血性中风作为研究方向,没想到这一做,就快30年了。
在研究过程中,许能贵曾不幸中风,大面积脑梗,由于错过了黄金溶栓期,医生判断,许能贵可能要坐一辈子轮椅了。
“那就自己给自己针刺治疗!”那段时间,许能贵每天从头到脚扎几十针,身上扎过成千上万针。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都咬着牙,熬过来了。“我自己搞中风研究的,自己却中风了。”许能贵说,自己是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最有力的一个证据,没有人比他更感同身受。
许能贵表示,未来团队将进一步降低致残率,形成针刺治疗中风标准,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让更多人感受中医魅力。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通讯员 肖建喜
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m/ipaper/nfrb/html/2020-01/11/content_46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