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新闻动态

新快报:“我们不止是医生和病人, 还算是患难之交,生死与共”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30日 10:40 来源:新快报 撰稿人:肖萍 黎秋玲 点击次数:

 

张忠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

张忠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17年前,时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主任的张忠德,在一线抢救“非典”患者时不幸被感染了,并肩作战的护士长叶欣去世,他自己也一度病危。

17年后的除夕,一声令下驰援武汉,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收好行李就直奔高铁站,即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堪称倚马可待,召之能战。

这时候他已经56岁,熟悉他的人们亲昵地称呼他“德叔”。

“哪儿都一样,换了一个阵地而已”

他是名医生,比普通人更知道疫病凶险;亲历生死,这不是“无知者无畏”的意气,更接近“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德叔”在“非典”时期一战成名,往后一直专注研究中医对温病的治疗。作为名医,他能说会道,又有故事,是广州医疗界的“网红”,这次出战武汉,更是收获了从坊间到媒体一致的敬重与溢美之词。

但德叔一开口,以上想法都变成了“强行加戏”——

“我完全没有想这么多啊,哪有这么多想法?上级来电话,问‘能不能去?’我回答‘当然可以’!”

接着,就是匆忙吃了个饭,家人帮忙收拾了行李,马上赶赴高铁站直奔武汉。

他温和地对新快报记者解释“危险”:“如果说有危险,哪里都有危险,一个急诊科医生,一个呼吸科医生,只要接触病人,危险都会在,哪儿都一样,换了一个阵地而已。”

又解释“不怕”:“怕有什么用?不要去想那些暂时改变不了的,疫情已经发生了,困难摆在面前,但我们可以先做好自己,严格规范防护流程,调整好休息时间和饮食,保证自己的免疫力,把这些我们能做到的,都专业地科学地做到位。”

除夕那天到达武汉,对张忠德和他所带领的广东中医医疗队来说,“形势严峻是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的是形势这么严峻。没想到有这么多患者,有这么多重症……”

“非典”的经历,给广东中医医疗队很大的帮助,在“非典”的历练中,张忠德团队取得过宝贵的经验,“比如那时候,在哪个治疗节点和时间段,如何使用中医药手段,让患者度过危险期、减少后遗症,这些经验都运用在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的临床上,现在也记录在新冠肺炎治疗方案里了”。

广东中医队员是最早在隔离病区通过开展八段锦,来协助缓解患者因病情等产生的焦虑情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团队又逐步开展了耳穴压豆、穴位按摩、刮痧、火龙罐等中医特色疗法。

用自己患“非典”的经历宽慰病人

张忠德一直记得一位武汉病人,他是所在街道的疫情防控负责人,“是1床的第三个病人”。他是在街道防疫工作中被感染的,“他见过不少重症病人,所以,当自己出现了发烧、咳喘、胃口不好、肌肉酸痛这些症状时,他真的很恐慌、焦虑”。

入院时,这些症状都在向危重症的方向发展,血氧的数据也不好了,睡不好、吃不下。广东医生们去查房看到他的时候,他一下子就哭了。

一起去查房的医生中,不少都经历过“非典”。这群广东医生就给他讲他们在“非典”中的经历,张忠德告诉他:“我也有过濒临死亡的亲身经历,我就是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康复回来,现在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你没有问题的,一定能赢!”

张忠德和中医医疗队在查房时,除了问诊、把脉、舌诊等中医诊疗手段外,还会跟病人一起看片子,跟他解释片子上反映出的病情。

张忠德说,那天聊完,看得出他心情舒缓了很多。第二天再来看他,主要症状和指标没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了,能睡一会儿了,吃东西也开始有胃口。

48小时后,症状已经开始比较明显的缓解了。

到他出院的前一天,医生们再去查房,他欲言又止。直到出院那天早上,他才终于开口说:“德叔,我要出院了,能不能跟你和你的团队合个影?”说完眼泪就掉下来了。

张忠德笑了:“当然可以!我们不止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还算是患难之交,生死与共了。以后你来广州,一定要来找我们;我们来武汉,也要来看你。”

从除夕夜投入到战斗,到3月11日20时许,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由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负责的病区患者“清零”。 广东省中医医疗队进驻该院的45天里,最高峰时负责床位139张,累计收治新冠患者245例(轻中症66例,重症149例,危重症30例)。

想“十一”再来武汉 好好看看这个城市

“今天几号了,星期几了?”采访中,张忠德突然问记者。

得到答复后他才感叹,原来已经两个月了。

医疗队开始撤离武汉了。但张忠德坚持留了下来,他还肩负两项任务,一是做好科研,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要把临床治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二是目前广东中医医疗队还有一个阵地——雷神山,“我们的邹旭教授和很多队员还坚守阵地,我们留下多一些人替换轮班,这段时间的工作强度真的不是平时所能想象得到的。这几天我们每天讨论病例,都是凌晨1点到3点才结束,时间太紧,事情太多。但我们还是要让大家多一些时间休息休整一下,劳逸结合”。

张忠德是第一次来武汉。两个月里,医疗队的队员们,几乎每天都是三点一线:病区、病理讨论室、住宿点,“两个月了,我房间的电视机都没有开过。武汉有黄鹤楼,有武大樱花,可是这些对我们来说,还只是停留在以前看照片的印象里”。

但是,当记者问他“说起武汉,会想到的第一个画面是什么”,张忠德轻轻地笑了:“会首先想起武汉的夜晚。有时候外出到其他医院巡诊会诊,回来时已经是晚上,坐车经过了武汉的很多座桥,长江开阔,灯火点点,很美的夜景”。

他说,看着这些灯火就会想,这不仅是一个英雄的城市,这也是一个温暖的城市,它以后一定会大有可为。

除了城市,还有人。

讲着语速很快的武汉话的那群武汉人,又倔强又坚强又开朗;还有医疗队里这群一起没日没夜工作的同行,务实、实干、担当,这些都留在两个月的回忆里了。

出门两个月,张忠德每天必做的事情一是跟家人视频,二是向广东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省中医药局的领导汇报一下工作,“没有广东大后方倾尽全力的支持,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我们可以说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这一仗,如此震撼、如此令人感动,和这样的集体、这样的人,是分不开的”。

他说,想在“十一”的时候再来武汉,好好看看这个城市,好好吃一次传说中的热干面。“但是现在,我真的好想广州,我想念广州的早茶了”。

采写:新快报记者 肖萍 黎秋玲 通讯员 宋莉萍

图片:王军飞

链接:http://www.xkb.com.cn/article_609823?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地   址: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

大学城:020-39358233
三元里:020-3658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