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校园

当前位置: 首 页 >> 杏林校园 >> 正文

杏林校园

国学院举办“允文”国学大讲堂——李山教授开讲儒家生命的学问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7日 17:23 来源:国学院 撰稿人:曾旭彤;摄影:郑苑珊;审核:刘 鹏 点击次数: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深化国学经典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学院联合校团委、宣传统战部、教务部、研究生院等举办“允文”国学大讲堂。5月16日下午,“允文”国学大讲堂首场讲座在大学城校区办公楼201学术报告厅举行,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嘉宾李山教授主讲,以“儒家生命的学问”为主题,深入解读儒家思想对生命价值与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讲座由校长王宏斌主持。

王宏斌在致辞中介绍了“允文”二字的由来及其寓意。他指出,“允文”取自《诗经》“允文允武”,寓意能文能武、文武兼备,旨在以文德润泽生命,以经典涵养心灵。他强调,国学大讲堂的举办不仅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国学智慧与中医药文化交融互鉴的平台、是为新时代青年注入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李山教授以“儒家生命的学问”为主题,从修身、崇德、中道而行等多个维度展开讲解。他引用《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等经典语句,阐释了克己修身的重要性,并指出儒家的人生理想格局在于“成己成物”。他特别提到,修身不仅是个人品格的塑造,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这与中医药文化中“身心合一”的理念高度契合。在谈及“忠恕之道”时,李山教授结合中医药大学的特色,以中医术语“麻木不仁”为例,生动解释了“仁”即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他阐释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是儒家的黄金法则,更是医者仁心的体现,它凸显了儒家思想与中医文化在人文关怀上的共通之处。讲座中,李山教授还深入探讨了“中庸之道”的现代意义。他指出,中庸并非平庸,而是动态平衡的智慧,正如中医治疗强调阴阳调和、辨证施治。他以中医的“身体观”为例,说明儒家修身与中医养生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深化了师生对传统文化与中医理论融合的理解。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师生们就“中庸”的现代诠释、如何在现代语境中弘扬中医药文化等问题与李山教授进行交流,李山教授鼓励大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以创新思维推动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发展。

国学院副院长刘鹏表示,儒家思想与中医药文化同根同源,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他呼吁师生以国学大讲堂为契机,深入探索传统文化与中医理论的融合路径,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学科发展注入新活力。

首场讲座吸引了校内外师生近200人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对儒家思想的理解,更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的深厚渊源。国学院将继续举办系列讲座,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国学与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 

大学城校区: 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

邮政编码:510006

三元里校区: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2号

邮政编码: 510405

  • 微信

  • 微信视频号

  • 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