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省良校长在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主题报告(摘要)
今天我们欢聚羊城广州,共贺广州中医药大学60华诞,共同回顾学校建校60年走过的光荣历程,共同庆祝建校6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共同抒发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共同展望学校未来发展前景。在此美好时刻,我谨代表广州中医药大学全校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建设和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建设做出贡献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遍布海内外的13万2千多名广中医校友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甲子回溯,沧桑风雨。
作为新中国最早批准建立的四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从建校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与兄弟院校一起承载着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振兴和发展的殷切期望。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国际影响力均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成为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和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甲子风华,硕果累累。
在60年的历史延伸中,学校始终坚守中医药复兴之梦,不断成就事业的辉煌。60年来,人才强校,名师荟萃,英才辈出;学科引领,协调发展,优势突出;教育为本,改革创新,特色鲜明;医教一体,服务社会,行业典范;科学探索,求真务实,成绩骄人;开放办学,文化传播,惠及千秋。
甲子铸魂,继往开来。
从“上医医国,先觉觉民”到“勤奋、求实、继承、发扬”,再到“厚德博学、精诚济世”的校训,从“立足岭南、昌医保药、中西互融、济世为民”的建校初衷到“崇德远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笃学精业”的大学精神,这些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是广中医人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精神源泉,是推动学校创新发展,走向未来、走向世界,建设高水平大学,争创“双一流”的力量源泉。
甲子归元,感恩满怀。
我们深知今天我们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关怀,离不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委省政府等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历任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师生的团结奋进,离不开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校友的鼎力相助,离不开一代代广中医人的默默耕耘、辛勤奉献。在庆祝学校建校60周年的光荣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给予学校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学校历届领导和老前辈,一代代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广中医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甲子筑梦,扬帆起航。
当前,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广州中医药大学有责任、有义务,愿意与其他兄弟院校一起,肩负光荣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开拓创新,着力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着力中医药科技创新,着力服务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文化,以更加自觉主动的担当意识、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开创中医药高等教育新局面的建设中凝神聚力,筑梦前行。
在未来学校建设与发展中,学校将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办校方向,保障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坚持依法治校,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创新学校办学体制机制;坚持学科引领,着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整体发展;坚持人才强校,加大人才内培外引力度,激发学校内部办学活力;坚持创新驱动,集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开放办学,努力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提升学校国际影响。
自古以来,岭南地区就深受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双重滋养,孕育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文化精神。早在学校建校之前,师辈们就白手起家,创办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成为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学校建校的基础。
今天,广中医人继往开来,始终以苍生大医的济世情怀为宗旨,以不尚清谈、立根临床,不拘门户、包容中西的务实办学态度,弘扬中华国粹,造福人类健康。面向未来,广中医人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广中医人完全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
登高存远志,潜心藏沉香。让我们团结一致,携手同行,以改革创新之精神、追求卓越之胸怀、勇于超越之气魄,努力开创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欣欣向荣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添彩,为风光无限的祖国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