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28日,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报》总第1273期发表了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坚持育人与育心相结合大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文章,专门介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和成效,全文如下。
广州中医药大学立足中医药文化特色,坚持育人与育心相结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专业优势,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服务链条,加强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见实效。
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统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心理卫生辅导中心,与党委学工部(学生处)合署办公,由学工部部长兼任中心主任。院系建立“语过天睛”“悦心坊”等二级心理工作站,开设心理求助热线、心理信箱、微信订阅号。班级设立朋辈咨询员、心理委员。形成校、院、班三级工作矩阵,有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合力。
依托学科特色,提升专业水平。学校重视医学与心理学的专业连接,依托医学学科特色发挥心理学预防、咨询、评价、矫正的专业特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出版广东省第一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率先在广东省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聘请学校心理学教授邱鸿钟、梁瑞琼等一批专家学者深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
完善服务体系,增强工作实效。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学院每学期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数据库,不断完善学生心理测评、宣传引导、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团体辅导、日常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链条。创新工作载体,通过开展心理主题摄影比赛 、微电影设计、心理咨询技能竞赛、心理情景剧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对心理咨询的接纳程度较高。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质量。学校在不断加强专职教师培养的基础上,依靠心理学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三支力量,形成一支工作热情高、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超过三分之一的辅导员具有国家三级咨询师以上资格,工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