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粤港澳高校中医药基础课程教育联盟,广州中医药大学人力资源部、对外交流合作部、教务部主办,基础医学院承办的2025年“粤港澳高校中医药基础课程教育联盟”学术年会暨粤港澳中医药博士后论坛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宏斌、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院长林志秀、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徐友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中心副主任沈剑刚、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杜庆锋、暨南大学中医学院院长朱晓峰等来自粤港澳及国内外高校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省内兄弟院校代表、共建医院代表、青年人才及博士博士后等200余人出席。开幕式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史亚飞主持。

王宏斌向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和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百年校史的深厚底蕴与青年人才培养的突出成绩、回顾了联盟的发起背景及跨区域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果。王宏斌表示,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置于发展核心,依托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注入了坚实的力量。学校热忱期盼有志气、有才干、有担当、有作为的青年才俊加盟,与学校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深耕中医药学术传承创新,发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融合,共同为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建设健康中国、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广中医力量!
会上,林志秀立足香港独特的医疗体系和社会需求,诠释了港中大中医课程的建设逻辑与优化路径;徐友华聚焦糖尿病并发症研究,展现了中医药在慢病防治方面的独特优势;沈剑刚以香港大学的教育实践为蓝本,介绍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教育新模式。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史亚飞、人力资源部部长詹若挺、基础医学院院长黎晖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历史底蕴、发展现状、未来举措、引才政策、育才理念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学校在夯实学科根基、培育顶尖人才方面的坚定决心与系统规划,深刻擘画了新时代广中医的发展战略。


下午,原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高也陶教授聚焦中医解剖学研究领域,阐释了中医解剖学的理论体系与临床应用价值;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杜庆锋院长结合西医院校办学特色与教学实际,分享了中医经典学科建设的思考方向与实践探索路径;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刘红杰副院长从“毒邪主导、历损三阴”理论视角,探索了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广州中医药大学张小虎副教授介绍了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学系的现有概况和未来规划方向。


本次大会以“携手粤港澳高校学术传承争鸣,迎接中医药学子扎根湾区沃土”为主题,设有主论坛、中医药基础分论坛和基础医学分论坛。来自粤港澳及国内外高校的50余位专家教授、青年人才及博士后,围绕中医药经典理论传承创新、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青年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等议题,分别进行了学术报告。此外,大会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的20余位青年人才举办了现场签约仪式,以诚挚之举汇聚四海英才,为学校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站在“十五五”规划的新起点,广州中医药大学将始终坚守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持续深化人才强校战略,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广纳天下贤才、搭建干事舞台,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筑牢人才根基,为国家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助力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惠及人类健康,书写新时代岐黄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