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校园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聚焦学科融合与湾区产业创新 共绘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 16:46 来源: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撰稿人:李璟;摄影:陈庭深;审核:马利军、姚中进;审定:赵力 点击次数:

2025年11月7日,“杏林湾区·产业振兴”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医药管理学科融合创新发展湾区研讨会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承办,旨在汇聚学界、业界的智慧,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路径。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级巡视员钱永红、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吕玉波、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会长邱鸿钟致辞。开幕式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郭鸿主持活动。

钱永红在讲话中充分肯定本次会议在整合社科研究资源、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与实践结合方面的积极意义,表示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她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基石。她强调,中医药的振兴发展离不开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智力支撑。省社科联积极构建跨学科平台,旨在汇聚管理科学、公共政策、社会学等多领域智慧,共同回应如何以科学管理提升中医药服务效能、以现代制度激活产业活力、以文化传播增强全球影响力等时代命题,今后将持续支持中医药领域的社科研究,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医药管理学科体系、助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贡献社科界的智慧与力量。

陈文锋代表学校向参会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学校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需求,不断优化健全管理制度机制,激发学校及附属医院发展、创新活力,积极挖掘中医药的多元价值,发挥中医药的全产业链优势,培养一流中医药人才,积极创新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培育与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发展引领学校、医院现代化建设。他强调,在省社科联等上级单位长期以来的支持下,学校人文社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现正积极探究现代中医院管理模式和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方向和路径。本次会议必将为进一步助推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加快推进学科融合发展提供坚实学术支撑与文化滋养。

在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武汉大学张亮教授从理论机制角度阐释了“绿色服务”在中医守正创新中的逻辑基础;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王冬教授聚焦“知行之隔”,提出提升中医药服务利用行为的具体策略;西安交通大学周忠良院长则剖析了我国三级医院医疗资源的高质量发展现状与挑战。本次大会的亮点在于聚焦“学科融合”与“产业振兴”两大主题,通过管理科学、公共卫生、数字技术等多维度视角,为中医药服务体系的优化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王俊教授探讨了公立医院改革的前沿方向,南京中医药大学申俊龙教授提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数智融合路径,澳门大学胡豪教授则强调了“人用经验”在中药审评体系中的价值,从不同层面回应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最后,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瑞锋教授系统梳理了《新时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进展》,为上午的学术研讨画上圆满句号。

下午,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带头人林彬教授就中医药管理学科创新发展思路进行阐释并请相关专家述评。南方医科大学张持晨教授分享了中医药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的新探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魏晓林教授则引入“实施科学”范式,探讨如何促进卫生研究成果向政策有效转化。大会还设置了多个分论坛,就管理和心理高级别课题申报、硕博研究生科研和高水平论文写作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众多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通过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与研讨,促进中医药事业与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与管理等多学科的深度融合,为“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贡献中医药管理的智慧和力量。

大学城校区: 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

邮政编码:510006

三元里校区: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2号

邮政编码: 510405

  • 微信

  • 微信视频号

  • 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