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至9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科带头人素质能力培训班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举行。来自校本部和附属医院的47名学科带头人参加学习培训,学校校长王宏斌出席并作专题报告,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荣源出席开班仪式,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史亚飞作工作报告。

王宏斌围绕“学科发展与带头人担当”作专题报告,以“雨过天青云破处”为喻,生动阐述了学科建设需在风雨中找准破局点,追求如宋代汝瓷般的卓越品质。深刻指出通过“盘家底、定目标、建机制”优化学科发展路径,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锚定“十五五”规划,推动学科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同时,他寄语学科带头人在中医药事业风起云涌的时代变革中,既要拓宽视野、勇担使命,坚守中医药特色,更要提升学术审美能力,致力于打造具有传世价值的学术成果。

在开班仪式上,杨荣源强调尊重医学学科发展规律的重要性,指出医学研究应立足临床需求、服务健康实践。他引用范先群院士“临床科研一体化”理念,指出需建立专业辅助团队促进临床资源向科研转化。针对中医药在现代医学技术冲击下可能面临的边缘化风险,呼吁学科带头人突破中医本源问题,避免中医“进入博物馆”。提出要强化多学科联合与体制机制创新,尤其要打破校院壁垒,大力培养青年人才。

史亚飞深入剖析了我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指出为破解发展瓶颈,学校正以“学科学院”为抓手,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分类探索实体融合型、功能协同型、集群整合型等多元模式,支持重点学科先行试点,推动学科从“分散发展”向“系统建设”转型。他号召各学科带头人勇担“主心骨、领头雁、主引擎”之责,坚持“重特色、重贡献、重发展”导向,全面赋能学校“双一流”建设新征程。

结业仪式上,王宏斌充分肯定此次培训成效,并对学科带头人提出殷切期望:一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深化交流,凝聚共识,汇聚资源,共同助力学校发展。二要辨清势、善借势,精准定位自身发展路径。三要以学校“十五五”规划为指引,着力打造学科亮点,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新百年征程贡献力量。
本次培训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通过专题教学、互动研讨、现场教学等环节,全面提升学科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赋能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训班特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浦东干部学院等知名高校专家授课,系统讲授了中医药前沿理论、学科交叉融合、科研成果转化、学科队伍建设与管理等核心内容,为学员引领学科发展夯实了思想根基与能力基础。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员赴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曙光医院进行深入交流,实地考察了兄弟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及医院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与实践成果。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激励学员们赓续红色血脉,强化使命担当。

学员们一致表示,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提升了能力,强化了使命。大家将以此次学习作为新的起点,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本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务实举措,带动学科共同进步,推动学科建设出成果、出人才、出影响力,为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培训班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部署,是推动“双一流”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以“大学科”机制引领、推进高质量学科体系重构的重要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