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11日,2024中俄创新医药前沿报告暨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全球学术会议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召开。会议由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沃罗涅日国立医科大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本科高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承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广东省南药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医药慢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协办。杨宝峰院士、俄罗斯Esaulenko Igor Eduardovich院士担任大会名誉主席,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伟担任大会主席,中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白云龙担任执行主席。来自中、俄、美三国20余所顶尖学府的领导与嘉宾,以及300余名中外学者出席了此次盛会。
大会合影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主席杨宝峰院士以及Esaulenko Igor Eduardovich院士分别作大会致辞。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宏斌主持开幕式。
陈文锋致辞
陈文锋代表学校对国内外到访的嘉宾、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立10周年,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100周年。百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教育、传承和创新发展,育人兴邦、薪火相传。如何以中医药为载体,讲好中医药故事,做好中医药传承创新是每个广中医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知名医科院校深度交流、系统学习、共同进步。
金世明致辞
金世明代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对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各承办方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强调,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他提出要重视中医药的发展规律,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重视中医药临床评价规范性的方法,才能保证中医药健康长效的发展。
杨宝峰院士致辞
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主席杨宝峰院士,简要介绍了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的发展历程,对广州中医药大学承办此次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在医学教育、科研及临床应用中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传播世界医药文化知识发挥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此次会议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召开,构建了南北交互,中医药融合创新的新局面,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
Esaulenko Igor Eduardovich院士致辞
Esaulenko Igor Eduardovich院士代表沃罗涅日国立医科大学全体教职工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创新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核心,此次大会将重点讨论中国与俄罗斯等国在疾病诊断、治疗及创新药物开发方面的最新成就,为推动全球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主旨报告环节,杨宝峰院士作题为“心血管病药物研究与进展”的学术报告。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伟教授作题为“心衰新药研发之路”的学术报告,巴什基尔国立医科大学的Naufal Zagidullin教授作题为“Cardiovascular burden of COVID-19 pandemia”的学术报告,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的Wen-Xing Ding教授作题为“Autophagy and lysosomal biogenesis in acetaminophen-induced liver injury”的学术报告,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齐炼文教授作题为“‘临床—基础—临床’的中医药转化研究”的学术报告,沃罗涅日国立医科大学的Roman Tokmachev教授作题为“Physical Rehabilitation Effects of Heart Failure Course: Innovations in Diagnostic and Rehabilitation”的学术报告,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岳桂华教授作题为“高血压病中医‘热毒+’证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的学术报告。
王伟校长作学术报告
Naufal Zagidullin教授作学术报告
齐炼文教授作学术报告
岳桂华教授作学术报告
会议还设有中药学/药学学科建设院长论坛、青年学术分论坛、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研究生分论坛,以及首届中俄国际创新医药前沿论坛的创新与转化分论坛。
此次会议对进一步加强中俄及全球知名医科院校之间的交流,推动医学、教育和科研多领域的深度对话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围绕全球创新医药前沿展开了深入探讨,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互动与合作,加速了创新药物的研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