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校园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20:23 来源: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 撰稿人:柯佳谷;审核:潘胡丹 点击次数:

10月25日至10月27日,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和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承办。

会议特邀陈凯先院士、杨宝峰院士、高天明院士和刘良院士等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为实验室的学术发展方向提供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局、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等单位领导出席并致辞。

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良院士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主任、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一级教授、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刘良在致辞中指出,实验室当前正处于建设期全面评估的关键阶段。本次会议旨在系统总结既往成果,科学规划未来发展。实验室将严格遵循国家科技部及广东省科技厅的指导要求,深化跨领域协同,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致力于成为中医证候现代化研究的引领者、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赋能者以及中医药国际化的推动者,切实服务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

黄江康致辞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处长黄江康指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是国家战略需求,也是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重要支撑。省科技厅将持续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建议实验室未来聚焦理论突破,打造证候研究新高地;加强协同创新,构建科研新格局;推动成果转化,擦亮中医药“广东名片”。

邱亚洪致辞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邱亚洪指出,实验室核心使命是推动中医证候研究创新发展,对已取得的进展表示肯定。他期望未来在学科融合求“深”,成果转化求“实”,协同发展求“广”,持续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为国家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为广东新一轮中医药强省、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王宏斌致辞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宏斌表示,实验室依托专家指导与团队努力,围绕中医证候本质与现代化,在病证结合诊疗技术、数据驱动范式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通过多元机制夯实了人才根基。学校将在人才与平台等方面全力支持,助力实验室建设成为中医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高地。

史俏蓉致辞

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明确要求,本次会议恰逢其时。医院自90年代接续推进,获批建设多个重大创新平台,推动中医证候研究实现关键跨越。医院将全力保障实验室建设,坚信其能成中医药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良院士作《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展汇报》

刘良院士在《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展汇报》中,系统回顾了实验室成立以来的建设情况、研究进展、学术交流与共享开放以及运行管理机制等各方面内容,并对实验室下一步建设进行规划。

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凯先院士主持会议

学术委员会讨论环节由主任委员陈凯先院士主持,参与讨论的有杨宝峰院士、高天明院士、刘良院士等26位中医药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各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专家审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质询。专家组充分肯定实验室过去三年在整体建设、制度完善与团队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经审议,专家组一致通过实验室的建设进展报告及下一步建设方案,并提出关键建议:推动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深度融合,聚焦重大疾病开展多中心合作研究,加强高质量数据平台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促进中医药研究的规范化、客观化与临床转化。各位专家的分享为实验室建设精准擘画方向、提供专业指导,有力支撑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既系统梳理了实验室的阶段成果,也为后续工作锚定了发展战略。未来,实验室将以深化研究为核心、以促进创新为导向,全力为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大学城校区: 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

邮政编码:510006

三元里校区: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2号

邮政编码: 510405

  • 微信

  • 微信视频号

  • 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