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校园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3日 15:26 来源: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撰稿人:郭子凡;摄影:陈庭深;审核:周 武;审定:孟 楠 点击次数:

4月12日,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主办的“中医药信息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大学城校区办公楼101会议室召开。会议汇聚了校内外领导、专家学者及行业同仁,共同探讨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前沿发展路径,助力中医药现代化与智能化转型。校长王宏斌出席会议,党委常委、副校长史亚飞致开幕辞。会议由党委常委、副校长杨荣源主持。

史亚飞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医药守正创新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他强调,中医药信息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需以国家战略为引领,整合多领域资源,凝聚各方共识。他希望以高站位谋划学科发展,以协同创新整合资源,以复合型人才培养夯实根基,为中医药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学科带头人周武、陈沁群详细汇报了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建设进展,提出了学科建设目标以“传承创新、医工结合、服务国家”为主线,从技术创新性、技术和临床结合、产学研医合作、中医智能化人才培养等角度深入剖析了制约当前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通过平台建设、服务临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多维度推进,致力于成为中医药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引领力量。

会议特邀多位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余向阳教授以《光谱技术在中医药智能化中的应用》为题,展示了光谱技术如何提升中药材质量检测效率;文贵华教授分享了《智能中医能力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探讨AI大模型在中医诊疗中的潜力;罗胜达教授则从技术赋能中医药现代化角度,解析《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助力中医药发展》的实践路径。翁衡教授的中医指尖脉诊系统、李劲鹏教授的多源异构数据分析方法、黄志川教授的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诊断研究,均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医药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

会议重点推介了中医药大数据平台项目,彰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在学科建设专家研讨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学科交叉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及产学研协同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与会人员就项目合作展开交流,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信息学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推动中医数据的标准化构建;推进中医诊疗数据的客观化表达;倡导在医学教育中加入工科教育,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确立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医工结合创新发展模式。

此次研讨会为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医药现代化与智能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学校将继续发挥中医临床学科优势,深化跨领域合作,助力中医药智慧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地   址: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

大学城:020-39358233
三元里:020-36588233